分類
2021 政治

漫谈美国政治

关于美国总统选举后的一些想法和感受

想着2021年的首篇文章要挑战一下自己,写写自己对美国政治的一些想法。因此先压下其他想写的,在火车上列写提纲,又用了好几天时间来补充完善,最终成为现在你们看到的这篇文章。当然了,这些都是个人的想法,很可能会跟一些读者的想法冲突,这或许就是世界的精彩之处吧,正因为想法并不千篇一律,才会多了不少的乐趣,有不同想法的朋友欢迎在博客评论区里留言探讨。再者,一篇文章所表达的东西有限,今天只把重点放在与美国总统有关的事情中,其他的东西就留到以后有机会再说了.

 

先讲讲大家都知道的:2020美国大选中乔·拜登(Joe Biden)以普选票81,282,896:74,222,484,选举人票数306:232的优势,击败了寻求连任的唐纳德·特朗普(Donald Trump),当选为美国第46任总统,并于今年120日正式任职.

对于这个结果,我的想法是颇为矛盾的.

 

一方面,为特朗普的连任失败感到高兴。在我看来,特朗普的这四年实际上就是搅局者,他作为非传统的政客人物而登上美国政治舞台。在当选美国总统之前,特朗普没有政治履历,未担任过公职或军职,其之前的身份为商人及娱乐人物,跟传统的政客非常不一样,个人特点太突出,后面再详细讲.

也为民主党的胜利感到高兴,他们在选举制度相对而言比较不利的情况下,在依然取得普选票的大多数之外,并成功得到选举人票的大多数。(要知道,民主党在冷战结束后的近8次总统大选中除了一次没能获得普选票的多数之外,其他时候都领先共和党(即普选票71),而选举人票却只有5次超过了270票,成功选上总统(即53.

by梁启智

为何共和党在这8次中有2次出现普选票输而选举人票胜出呢?这不得不提及美国糟糕的宪法设置了.

首先要说明的是,美国大选不是一场选举,而是五十一场选举:五十个州的每一个就是一个场,外加华盛顿特区。除了缅因州(Maine)和内布拉斯加州(Nebraska)之外(它们是其中两票投给全州得票胜出者,其余两/三票按国会众议院选区中的票数分别分配),其余49场都为胜者全取(即该州的选举人票全给普选票最多的总统候选人).

理论上来说,每一场都很重要,但实际上并非如此。因为有些州多年来是两党的固定票仓,被称为红州(支持共和党,如阿拉斯加州、德克萨斯州)和蓝州(支持民主党,如加利福尼亚州和纽约州),其他则为紫州(一般也称为摇摆州,即在未完成开票之前大家都很难下结论)。而两党各自的固有票仓都不足以拿下大于半数的选举人票,因此都要争取拿到摇摆州的支持.

在这种情况下,摇摆州(在大选中摇摆不定,在大选中时而投给共和党时而投给民主党的那些州,与之相反的是安全州,即连续多次大选均投给同一个党)很多时候就成了决定总统人选的关键。拿下大部分的摇摆州,往往意味着就能当选为总统,因此,候选人都会倾向于把大量的关注和竞选资金给摇摆州.

更不合理的地方在于,选举人票和参议院议员席位数并不正比于选区的人口数,最大的差距是加利福尼亚州和怀俄明州,根据19年的人口统计算得,加州每718,404人一张选举人票,每19,756,112人一个参议院议员席位;而怀俄明每192,920人一张选举人票,每289,380人一个参议院议员席位.选举人票比例为3.7倍,参议院议员席位比例为68.3.换句话说,1个怀俄明人的选票权重相当于3.7个加州人的选票,而一个怀俄明州的参议院议员代表的选民数要远少于加州的议员.

可以看出,参议院议员席位的离谱情况更严重(这是因为美国宪法规定各州出2个议员,大洲小洲都一视同仁),导致人口最少的20个州(仅占美国人口10.2%)足以阻挡法案通过(一般通过法案只需要多数,即100票中的51票,但如果遇到议事拖延,则需要绝对多数即60票。议事拖延相当于在香港曾经合乎议事规则的“拉布”,即绝少数派认为不合理,需要阻挠投票,因此代表绝少数派的议员上来发表冗长演讲),这也是为什么在民主中只占简单多数是没办法为所欲为的原因.

 

既然这种选举人团和议员席位制度不太合理,为何又迟迟未修正?比如说改成全民普选?

一开始,这种制度就是一种妥协的产物,在美国宪法通过(1787)的时候,全民公投还不具备操作的可行性,这是由其领土的广阔和当年通讯的落后决定的,而公众对于由首都来直接选择总统的办法亦不支持,因此建立了选举人团制度,由各州来选择选举人.

当时较小的州以及南方奴隶州都较支持,因为在选举人团制度下,较小的州有更多的发声机会;而南方的奴隶虽然不能投票,但也会被纳入人口统计中(每个奴隶算作五分之三个人),而选举人团的票数分配是跟各州的人口统计来决定的,因此在南方的每一个合法选民的投票权重普遍比北方的要大.

而当年的参议院议员席位分配政策的确一定程度上能够照顾小洲的利益,避免了大多数的暴政,但到了今天其益处已不再了.当年的设置是在没有政党的条件下设定的,而今天,两党瓜分了政治上的权力,议员在通过法案、任命法官之类的投票中更多的是为政党利益而不是州的利益.

这些不合理的制度到了今天仍然没有修正,原因在于修宪实在是很难:首先要先经过2/3众议院和2/3参议院两院通过,然后3/4州议会通过。而直到现在美国宪法看上去运行得还好,乃因为最高法院对于经典案件和对宪法阐释不断的努力。但毫无疑问,修宪的难度之高阻碍了宪法变得更好.

 

但另一方面,我又为共和党的失败而感到遗憾。首先是因为特朗普的幕僚团队,包括彭斯、篷佩奥等人,在我看来十分有能力和充满生气。尽管随着特朗普的连任失败,他们不会再在白宫工作,但仍然可以期待2022年的中期选举和2024年的总统选举,也许共和党能够卷土重来.

另外,下面的这张图能够反映出为何我会支持共和党,也体现了所谓的红蓝州的分类是过分简化的,同时也看出即使制度改为全民普选也不见得更好:

图源自wikimedia,不保证完全准确,这是2016年美国大选各郡的普选票占比情况,蓝色表示该郡的普选票更多地选希拉里,红色为普选票更支持特朗普,颜色越深代表支持率越高.

    可以看出,从区域来看,西岸和大城市倾向于支持民主党(种族更多元,年轻,开放,学历高等原因),而中部,锈带区和农村则更倾向于支持共和党。可以认为,很多人投票是根据其所在的环境和利益来决定的,而缺乏长远的目光(但后一句也不能太过于武断,因此只用了“很多人”).

    所谓的蓝州和红州,其内部也不是铁板一块的;许多牢固不破的红州的大城市支持民主党,反之,许多蓝州的农村地区也支持共和党.而蓝州同样会选出共和党的议员,反之亦然.这也说明,选总统跟选议员也有些许不同,毕竟每一个议员候选人都是具体的个人,不能单纯地以其党派来判断.

    由于大城市的人口比较多,导致大城市人口多的州的普选票数更有利于民主党;当然因为选举人团的制度设置,令共和党有时在一些选票焦灼的州选举时也占优,不至于像全民普选因此在多个摇摆区的最后结果出来之前,没人能断言这届总统落谁手.

    下面再放出2020年的情况进行比较(同样来自wikimedia,且不保证完全准确):

可以看出,其实各郡的情况没有太大的变化,这一部分原因是如前所述的个人利益优先.

如果不加干预,城乡之间的差距只会越来越大,社会割裂程度也会越来越大(然而川普的上台也助长了这种撕裂……),再加上对于全球化和利益至上的反思,我个人是倾向于支持保守,即共和党,但,我仍然不支持特朗普.

简言之,也可以理解为,我个人支持共和党而不支持特朗普本人,两害取其轻下(很多时候也往往只能如此),我只能“支持”拜登.

关于特朗普政府的这四年?

公然制造假新闻:总统高级顾问Kellyanne Conway解释对外公布白宫发言人夸大了出席特朗普任职典礼的人数是“Alternative facts(另类事实)”.

跟许多媒体关系闹僵,多次批评媒体宣传假消息,特朗普多次指责媒体偏颇报道和针对,有干涉新闻自由之嫌.

有正统官方的白宫发言渠道不用,特朗普热衷于在推特上发表自己的看法和动态(部分观点带有种族主义、暴力倾向)

带有种族主义色彩的政策:建美墨边境墙;反对非法移民,强制遣返;禁止穆斯林国家公民入境

努力把生产线拉回美国,就业率有一定的改善,疫情之前美国的金融市场创下历史新高,但让生产线回美国的美梦兑现率很低.

任职期间为自己牟利:他接受了入住特朗普国际酒店的国内和外国官员的付款(尽管案件被最高法以已离任无意义的理由拒绝受理);离任前特赦一批人.

不顾造成财政赤字,不断减税,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在奥巴马时期共和党以财政赤字很高,砍掉了很多需要财政支出的项目。但减税也让大企业、中产阶级有一定的获益.

美国优先战略,打着美国利益至上的旗号:到处退出国际组织和协议:巴黎气候协定,跨太平洋伙伴全面进展协定(TTP),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卫生组织(WHO),人权理事会等;要求被驻军国增加向其支付的军费,否则威胁撤军;贸易保护,对多国的商品提高关税;跟中国打贸易战,同时也与加拿大和墨西哥达成北美洲贸易协定.

对中国进一步遏制:在奥巴马重返亚太战略的基础上联合印度洋;对台军售创新高;跟中国大打贸易战;指责中国的人权、民主问题,并有一定的制裁措施.

疫情下的表现很差:尽管有派救济金以缓解民众的生活压力,但仍然掩盖不了其治理不力和混乱:有一度甚至出现联邦总局与各州共同竞价口罩……时而推卸责任,把锅甩给其他国家;多次误导公众,有些人听他的话喝或者注射消毒液而需要求救甚至致死的.

在选举几个月前就开始散布舞弊的阴谋论,甚至提出要推迟大选。选举之后,始终不承认自己的失败,质疑选举,更要求官员找出一定数量支持自己的选票(不是说不可以质疑,如果只是一个普通人,怎么想怎么说倒不要紧,毕竟不是法庭,不需无罪推定。但特朗普是美国总统啊,搞了半天也没有确凿的证据,徒增笑料,难看之极。拜托认真想想,如果共和党事先就知道而且真的有大规模舞弊,会不早有防范、找到证据吗?FBI,共和党的资源和力量都是假的不成???),甚至在推特上支持一月初暴力冲击国会的支持者.

成为首位两度遭弹劾的总统,被各大网站封锁(推特、脸书、Reddit)

总结就是,他引以为豪的在经济上的“成就”都是以扩大财政赤字为代价的,相当于把锅甩给下一届政府.四年任期过后,众议院、参议院、白宫都丢掉了,太失败.

回过头来看,特朗普的当选是否意味着美国极端激进派的壮大?

未见得.共和党内的一些成员可能只是虚与委蛇,如果他们不在明面上支持特朗普,可能就会在党内选议员候选人时被支持特朗普的选民选下去,换上来一个想法更极端激进的;然社会上的撕裂确实更严重了,但或许只是因为这种声音本来就存在,而借着特朗普的上任被扩大,个人认为这只是昙花一现,是极端激进派的回光返照.另外,不可能去期待特朗普的盲目支持者们迅速改变自己的观念,不止一次谈到,要改变一个人的观念本身就很难,何况是一些持着十分固执的想法、偏信阴谋论的人.

但不可忽视的是,城乡之间的矛盾十分大,从选票上也可以看出来,大城市更愿意投给民主党,而农村则相反,更愿意投给共和党。这也反映了各方的诉求仍未达到平衡,还希望有所改变,显然,近年也没有什么大的突破.

 

民主党接下来的这四年?

外交上:迅速而又缓慢。迅速是指重新加入那些退出了的国际组织和协议;緩慢是指曾经的盟友会比较缓慢地修复与美国的关系,但他们也不会轻而易举地亦步亦趋,因为无法预测下一届是谁当选总统,万一又来了个特朗普式的人,那这四年的外交又是竹篮打水一场空。2022年的中期选举将是一个风向标,中选结果会让这些盟友对美国的外交关系有进一步的评估和考量.

移民政策:上任一开始就在做了,因为白宫对此的权力比较大,一道行政令即可,然而相关的改革可能因为规模太大而受阻.

疫情:也已经介入了对接种疫苗的管理,加快接种速度(特朗普离任前各州的接种仍比较混乱,需要联邦政府的规范和帮忙.

对华政策:绝不会像很多人认为的有很大的改善,依然会很强硬,这已成为两党的共识。不过会开放贸易,对抗中有合作,仍会站在道德高地上谴责人权、民主等问题.

就拭目以待吧,可能就如拜登所言,他不会有十分大刀阔斧的改革,而是“回归正轨“,尽管民主党在两院都获得了简单多数,不过要想完全扭转特朗普的影响,恐怕还是很难(上面也谈到了,只有绝对多数才能强推通过)。对于民主党来说,这是一次难得的机会,两院和白宫都为民主党占优,可能2年后的中选结束后民主党在众议院就不再占多数了.

特朗普被媒体平台联合封号?是不是侵害了言论自由?

需要提醒各位的是,从美国宪法的角度来说,在美国宪法第一修正案中规定,言论自由的主体是政府,也就是说,在美国的法律体系里,只有政府才能判为侵犯言论自由.而推特、脸书等的新媒体公司,它们的封号行为有合同法来作为支撑,也就是用户注册使用公司服务时需要同意的那些协议,这些协议赋予了它们封号的合法性.

另外,因为互联网的发展非常快,相关法律体系仍未建立,因此政府监管缺位,在这种情况下,一开始是这些公司可能还可以不管,但到后面也不得不承担这种的道义和责任,否则用户会用脚投票,转去一些过滤掉色情、暴力等内容的平台(虽然实际上用户的用脚投票也没有那么有效,因为可供选择的其实很少,大多也被垄断了)

 

虽然在美国这是合法的,但这合理吗?尽管我能理解而且支持这次封号,但其实仍是令人担忧的,因为它揭露了现今垄断的情况,而更可怕的是,删帖封号的标准被这些公司掌握着,像之前推特封掉一个在印度因版权问题被告上法庭的Sci-Hub账号,该账号在推特上并没有违反推特的规定;另外还有一些组织或参与游行示威的人声称自己被封号.

想从法律的角度多说一点:不违法不代表没有侵害.

虽然Twitter在合同上有声明,但侵害言论自由的行为并不会因此而消失,在大陆法系中有一个概念叫“法益衡量原则”,简单来说就是,虽然有侵害行为的发生,但若合乎法益,则不罚;若不合,则罚之.正因为如此,虽然国家执法机构要求删掉暴力内容的帖子侵害了发布者的言论自由,但因为合乎,所以不违法.而令人担忧的点就在于这个规则和尺度应该掌握在公权力而不是私人的手上,在这点上,我与欧盟的由国家来制定法案来规定在网上哪些可以说,哪些不可以说、由公共力来监管的想法是一致的.

对于一些言论自由不仅限定政府为主体的地方,也应要明白,言论自由并不能作为理由免除合同带来的合理限制;不能将言论自由延申为保障一个人没钱也能在报纸刊登广告;不能限制别人因个人喜恶原因而拒绝收看节目等等.

展望20222024

以个人喜恶来说,希望共和党能够重来,让共和党的新人来做出更多的改变,希冀能够均衡各方,平息社会的撕裂程度.

若以美国盟友的角度,当然希望民主党继续掌权,这样他们就不会有后顾之忧,能够全面开展与美国的合作和交流,因为这能够保证拜登政府的这些政策有连贯性和长期有效性.

对于中国来说,可能并不会太在意,因为不管换谁上来,对华都会很强硬,而且也还要观望拜登这四年的情况,以及到时候会是怎么样的候选人来参加选举.

At last!!!

此时此刻,我有些不想发布了,我自认为写的都是常识(在我看来是再常识不过的东西),但我又没有将它写得很通俗易懂,网上搜搜都可以找到很多比我写的好的。所以,一直拖了差不多十天,直到不能再拖了(给自己设定了在一月底的期限,然后还超期限了……).

还是那句话吧,希望这篇文章能够给大家带来一点不同的想法。之所以关注美国的民主政治,乃因为这是民主的一个代表.

   不知道那些不同意我观点的读者能不能看到这里,但还是要说,如果想说点什么,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啦!理智探讨.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